第112章 不弃(2 / 2)
而此战的损失如何呢?
在攻城阶段,金兵的损失差不多五千以上,只是这里面有超过三千是契丹一类的杂牌。
娄室的损失还不足三千,可就是这三千里面,有近一千的合扎猛安,其中光是韩世忠和静塞铁骑就解决了七百以上,居功厥伟。
可静塞铁骑本身,也是损失惨重。
刚刚在开封组建的时候,人马一千,这一战下来,牺牲过半,另外两百多人成了残疾,还能上战场的不足三百。
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杀敌一千,自损一千二的血拼。
王禀思忖再三,又问了一个问题。
“官家,老臣想请教,朝廷损失这么大,需要多少时间恢复?”
赵桓无奈道:“不管是静塞铁骑,还是御营兵马,都不是凭空掉下来的。禁军,西军,折家军,还有各地的勤王之师,从中选拔优秀人才,聚集而成。实不相瞒,就连静塞骑兵的战马也都是何老将军用命换来的。”
赵桓提到了何灌,把他的事情跟王禀简单说了一下,王禀喟然长叹,也是昔日的老友啊!
“官家恩遇武人,当真是前所未有,想来他也能含笑九泉。”王禀道:“由此可见,想恢复兵马,绝非易事。可要老臣说,金人想要补充损失,反而是轻而易举的!”
赵桓瞬间吸了口冷气,脸色终于一变再变……只剩下一声长叹。
王禀见赵官家明白过来,也就没有废话了。
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让人万分憋屈的事实……有人说大宋那么多钱,那么多人,只要暴兵,平推金人,轻而易举。
还有人觉得以两国的人口比例,哪怕三比一,十比一,大宋都是占优势的,耗也能把金人耗死。
奈何这只是纸上谈兵,如果真正按照这个办法来做,只怕连怎么输的都不知道。
就好像国防论和论持久战,一个告诉你坚持就能赢,这是口号!另一个拿一整套理论告诉你,怎么坚持,如何胜利,这才是有用的方法!
现在要说一个挑战常识的东西,宋金两国,谁补充兵源更容易呢?
是金人!
从阿骨打确定兵民一体的猛安谋克制之后,金人想要调兵,只管下令就是,每个金人壮丁都会按照抽丁比例,自觉投入战争机器,弥补前面的损耗。
推荐下,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,【 \咪\咪\阅读\app \.mimiread.\ 】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!
而且不考虑这种兵民一体的优势,单纯从募兵来看,也是金人有优势。
他们吞并了契丹,拿到了难以想象的财富,而且溃散的契丹,奚人,甚至是燕云汉人,都是金人的上好兵源。
就连困扰大宋的战马,金人也是要多少有多少。
宗望退兵了,粘罕也暂时失败了,可不出几个月,东西两路金军,必然满血复活,再度南下……
到了那时候,大宋能指望什么?
御营吗?
的确可以。
但是要先解决御营的粮饷问题。
还是那句话,大宋不是没钱,也不是没粮食。
可大宋的钱粮,不是供应士兵的,甚至不是赵官家的。
凭什么认为人家会轻易吐出来?
想屁吃吗?
说来说去,要想发挥大宋的战争潜力,必须要改制,要变法,要转入战时体制,要把每一文钱,每一粒粮食,都投入到抗金之中。
在二三十万这个数量级上,大金的动员能力,远超大宋。
可是把数量提升到百万,那样金人就算把阴兵都召唤出来,也不是大宋的对手。
所以想要平推大金,必须有百万级别的暴兵能力,拥有一套最高效的动员体系……而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大宋能做到的。
“朕懂了,不必拘泥一城一地的得失,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”
王禀沉吟道:“官家,老臣不过是一介武夫,年近花甲,并不懂朝廷大事。官家御驾亲征,解救太原,老臣铭刻肺腑,无以为报。就让老臣留在太原,假使金人再度南下,老臣依旧和他们周旋到底,也好给官家时间,从容……”
“不行!”
赵桓突然语气严厉,“朕不能答应!陈广老英雄殉国了,何灌老将军战死了,大宋的年轻人没有死绝,用不着让老人卖命!”
王禀呼吸加重,猛地抬头,艰难对答:“老臣还有些名声,让老臣留在河东,便是朝廷没有放弃这一方百姓,也好鼓舞士气,继续抗金……”
“还是不行!”
赵桓又一次粗暴打断了王禀,“河东情况与河北不同,太原以南,还没有沦陷。可以组织百姓内迁,便是河北民众,愿意南下,朕也要妥善安置。”
“朕宁可弃地,绝不弃民!”
赵桓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……王禀惊讶张嘴,真要是迁徙百姓南下,岂不是要出大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