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四章 开阖天机用道缺(1 / 2)
在大道棋盘之上,大德与造化之灵的对弈使得诸世诸界乃至造化精蕴之地都是并合了,然而这里面却并不包括九洲。
因为那是一处极为特殊的所在。
张衍对这一处地界的认知是不断改换的,真阳之时,认为这可能是一处有别于其他界天的存在,不过也无甚稀奇,因为诸天万界之中,这样的地界实在太多了。
而至炼神之后,他已是超脱了现世,那时再观,又有不一样的感受,曾还私下想过,这是否是诸位祖师合力塑就的浑天。
待得成就大德,他却是能够观得此中几分玄妙了,只是因为觉得机缘不到,故是也没有往此处去。
直到他坐上大道棋盘,下来又与造化之灵一番斗战之后,才真正认清此地的本质。
九洲乃是诸有之缺、万物之缺、大道之缺!
何谓“缺”?缺就是变化。
唯有这等缺失存在,大道才能够得以转运,才能进行变化。
也正是因为这大道之缺的存在,迫使修道人不停去追逐完满,追逐上境;若是无了这等失缺,也就没有了变化,道途也就走到了尽头。
当然,这里需要明白,九洲与九洲地陆是不同的。九洲乃是大道之缺,九洲地陆仅仅是因为正好落在大道之缺上,所以便是少了九洲地陆,大道之缺也仍旧是存在的。
造化之灵的道法可以涵盖诸有乃至一切,甚至连他也不可能正面相抗,因为这就是大道的力量。可是同样,此法却无法将这大道之缺遮掩下去,因为这“缺”就是这门道法所能发动的根本,而有此缺存在,此法才能够得有转运的余地,若是无有,那么这道法从一开始便就无法化变了,掩盖了这处,也就等于掩盖了其本身。
当初造化之精破散,造化之灵化显之后,那些功行高深的大德,诸如太冥、鸿翮、曜汉、陵幽这四位祖师,还有易冲及那位囚界之主因为九洲的独特之处,所以都是送了一具化身过去,并将道法传至此间,以保人道还有传承接续。
然而此乃是缺失之地,任何伟力过来都会有缺,甚至在半途之中就被重重消磨,以至于不断退转。
纵然诸位大德可以将自身送渡来的伟力继续维持在高渺层次之上,可若不顺从此等变化,那就永远无法入得此间,于是只能选择降低那化身层次。
可诸位大德尽管做了诸般妥协,可其等后来遭受的麻烦还不止于此。他们的伟力在前往九洲之时,却无法如自家所想一般立刻到达这处,而是在缺失变化之中徘徊了许久,这才最终沉淀下来。
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张衍入道之时,四大派传承不过万载之久的缘故。而同样是太冥祖师化身所为,在余寰诸天留下的玄石则是经历了百万载无主的岁月。
不过太冥祖师道行甚高,能够大致推算出九洲道传之中若有人杰出现,机缘就在百万年内,而过了此限,也就不必再等了,这才有了若百万载无人去取,则留给看守之人一脉自行处置的说法。
而除此之外,几位祖师于布须天中所开辟的浑天,则是更为久远,早在布须天生成之时,便就落至此间了。
张衍曾于心中推断,或许这几处浑天就是几位祖师原先成道之所在,后来才挪移至了布须天处,方才寄于其上。
九洲因为是大道之缺,本来应该是无法轻易望见的,恐怕也是因为造化之精的破碎,才被诸位祖师感应到,并把这里当做了最后倚仗。
事实证明,造化之灵的力量的确也没能渗透到这里。
这或许是当时劫力的出现,还有诸位大德的纠缠对抗,导致其人无暇顾及这些。也或许是此僚身居高渺,故没有往低处去俯瞰。
可以他此刻的目光来看,很可能对造化之灵来说,九洲在其人道法之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,所以本能的将此处给忽略了过去。
他转念到这里,便起意一感,少顷,便察觉到了冥冥中那一股牵引之力,这是因为他曾经在此间留下过一脉道传,故而才能得此感应,不然就要自己再设法寻去了。
在看定之后,他心意一起,便化得一缕分身,往此处沉入进去。
以他现在这大德之身,是不可能全身入到此地的,因为他的力量实在太过强盛了。
九洲本是介于有无之间,若他强行往这里去,那此处对他来说永远都是不存在的。
唯有减弱力量,甚至降低到与诸位祖师当初进入九洲时的同一个层次,才能见到此处真实一面。
他分身伟力在经历层层削减之后,终是见得了九洲出现,可正要入到此间之时,却忽然感觉这里变化甚多,似一不经意,自身就要走到九洲地陆之末,或者干脆去到九洲地陆之前。